
《西南联大专题数据库》将在5月4日北大校庆日开通部分线上服务。
我于1978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到1982年毕业,与母校耳鬓厮磨的时光是4年。可是北大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里,却早已相知。
抗战时期,北大与清华、南开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为流传在我家乡遥远的传说,也是我少年时的童话。
我的父母是最早告诉我“西南联大”的人。我母亲是昆明市女中的学生,她的老师毕业于西南联大,曾是东北的流亡学生,用麻线绑着鞋帮与鞋底来上课,每次讲到乡土沦丧,声泪俱下。母亲她们一班人都痛哭失声。
我父亲是富滇银行的职员,时常去联大听课,听演讲。他曾亲眼看见潘光旦用独腿在篮球场上打球;闻一多贴在门口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也令他印象深刻。
抗战时期的昆明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与思想中心。那些人格卓著的学者们,影响了我父母们的青春与人生,这影响也传递给了我。1999年,我开始对西南联大的教师与学生进行采访。从1999年至2009年这10年间,我采访的联大人物共计约200多位,其中有120位是“一对一”的单独采访,其余为集体采访和会议实录。虽然起步已晚,但幸运的是,从“七七事变”的北平局势,到南迁长沙,继而西迁昆明,这段烽火转移的悲壮历程,由不同的采访对象口述,进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叙述。
比如,几位当年西南联大的教师就回顾了他们各自的南下之路。而在我采访的学生中,年级最高的是北大1934级任继愈,其次是清华1935级冯钟豫,再次是北大1936级刘长兰。年过九旬的刘长兰学长现居台北,她是“七七事变”后直接从北平城里逃出来的,几乎是学生受访者中唯一亲身经历北平沦陷的人。她讲述的“老北大”的校址、风气、教授、校长以及考试制度等等,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可以与《京师大学堂章程》对看。而从长沙到昆明的几条路线,也各有亲历者讲述。尤其是“湘黔滇旅行团”的参与者,讲述得丰富而生动。大家还谈到联大师生抵达昆明之后的环境,如何在流离与轰炸中安顿下来,如何乐观地学习、工作、生活等。
我采访的学人中,有朱光亚、王希季、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费孝通、任继愈、吴征镒等各界的大师级人物。众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哲学史家、艺术家和诗人围绕着“西南联大”这个主题展开自己的回忆,展现了他们的追求历程和人生境界。他们身上保持着当年的联大学风和那种永不休歇的批判眼光、直言精神,体现了西南联大时代最珍贵的独立思考、兼容并包、永不停止探索与追求的精神价值。他们都具有强大的记忆力和缜密的思考力。这两者也许正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经过思考,也难有如此清晰完整的记忆。在采访数量众多的同时,口述的质量显得更加重要。历史是附着于“人”的。时至今日,他们多已辞世,或已衰老,不能再做这样的谈话了。我采访的这些内容已经成为珍贵的绝版资料。
还有一部分采访对象是昔日联大教授的亲属。他们有邓稼先夫人许鹿希、闻一多子女、冯友兰女儿宗璞先生、王力夫人夏蔚霞女士、贺鳞女儿贺美英女士、赵元任三个女儿等。
我意识到这种访谈是一个历史的出口,隐含着一部民族的“生于忧患”的历史,而且机不可失。于是我尽可能地让他们倾谈。这些珍贵的倾谈,不言而喻地带有某种沉重和沉思的气质,是一个不可再生、无以取代的巨大资源库。
基于这些“踏破铁鞋”的采访,我还制作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获得了任继愈先生“集腋成裘,蔚成大观”的评价。
对于这段伟大的历史和相关的历史人物,我克尽绵薄之力,但心中仍时时诚惶诚恐。因为我越做越知道不足,越知道难以弥补。
世态纷纭,无暇兼顾。一个人投入什么,那就是他的价值观所在,他的方向所在。感谢这项沉重、漫长而坎坷的工作,它带给我巨大的生命动力和内心安宁。
在战争年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中爆发出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当年团结了各种不同个性的知识分子和不同层面的大众。它也横贯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
深入这段历史,我想继续探索一些有关我们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内忧外患不绝的中华民族为什么打不散?我们这个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而得以绵延和自立于世的?我相信,世世代代,人们永远在关心着自己的根。不明白这些问题,就不懂得中国,不懂得中华民族。于是,综合采访所得和进一步思考,我又写了一部专著《西南联大行思录》。
记得抗战胜利后,胡适校长在北大复校的开学典礼上说:“各校沦陷后纷纷迁往内地,组织了不少临大和联大,八年中只有西南联大能够支持到胜利,合作了八年。且看最近的三校联合报考和迁校的合作。这点合作精神,不能不说是北大领导之功。”
任继愈先生对我说过,当年三校联合到长沙,到昆明,不用问,只要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人。北大学生衣冠随意,器宇轩昂,不拘小节,大事当先。而郑天挺先生说:“北大的精神就是一个"大"。”
今年正逢北大建校120周年,西南联大的历史占其9年。感谢中华书局古联公司鼎力相助,得以推出《西南联大专题数据库》,以表达我对母校生日的祝贺。此后,大家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的视频中一睹先贤的仪容风采,聆听他们的人生感悟。这大概也是先辈们认真接受我采访的初衷吧。
作者:张曼菱(作家、制片人)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7日 13版)
作者:2018年04月27日 13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领导生日礼物送什么,还有什么会比这个礼物更让你头疼的呢?不是爱人间的亲密无间,也不是亲人间的血缘相连,也不是朋友间的无话不谈。带着点威严,带着点惬意,又带着点放松,那就是你的领导。领导生日礼物送什么,的确会难住我们大多数人,平日里辛苦工作,除了为工作负责人的态度在驱使我们勤奋努力外,还有领导的青睐也在驱使我们更加努力上进。,似乎也变成了一个技术活和一个脑力活,潜心琢磨,有答案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就看看这份礼物如何。
想想你的力道每天日理万机,公司内部的事情各项指标各项安排都要一一关心,公司外部的对外交流也要领导亲自出面才能博得合作机会,或者为公司博得更多的利益,这样看来,有一个是领导必不可缺的,那就是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刻也不言而喻。金豪工艺笔,外表精良,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历史为基准、灵魂,特意为商务和高品格人士打造,其创意独特,而且制造精良,大理石的纹路,恰似流传千古的水墨画,带着一些艺术又不失澎湃大气,领导生日礼物送什么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领导的品味和人生格调,这只精致的钢笔充分体现了钢笔本身的卓越品质,也侧面看出了用笔之人不仅是为雷厉风行的领导,更是一位懂得生活品位的人。
其实,领导没那么难伺候,不是只有贵重的生日礼物才能让领导格外看重。礼仪之邦相信一些有品位的、有档次的、别具创意又不小家子气的生日礼物,也能让领导高看你一眼、多看你一眼,这样的生日礼物有的也不贵。
送什么都不如送这个匹配对方身份的钢笔能够博得领导欢心。钢笔采用一流的笔芯内置,可以让使用者在书写之时有酣畅淋漓,下笔如有神之感,而这种畅快,不是其他礼物可以带来的。
领导生日礼物送什么,既可以包装精美,看起来有品质,又可以让其实用,难道不是送礼最佳选择吗? 更何况,一支钢笔可以陪伴领导左右,去各种场合,也可以让你的领导在不经意之时,想起为生活为工作碌碌努力的你,还在犹豫什么,高贵大理石纹宝珠笔,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今天是美女林心如的生日,祝她生日快乐。很多人了解她,都往往从影视节目中得到相关信息。这样了解一位明星是不够全面的。明星在聚光灯下本来就很辛苦,他们经常冬天演夏天的戏,夏天要演冬天的戏。他们赚的钱也是辛苦钱,由于太出名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往往会被放大。林心如幸亏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明星,对于一些不理解也只能无奈。还是有不少观众希望她努力拿出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林心如模特出身,身材好不用说,时尚穿搭眼光更不在话下。她一直以来都时尚美丽!

林心如无论是刚出道还是现在,追求时尚的心没有变。大家可以欣赏和借鉴她的时尚穿搭。穿着天蓝色衬衣和花色半身裙的林心如站在高楼的大玻璃边。天蓝色衬衣比较柔和,让人看起来比较舒服。时尚花色半身裙颜色鲜明,大自然气息十足。她脚上的蓝色高跟鞋选得也可以,这样时尚穿搭的林心如还真美。

时尚服装的美往往取材于大自然,大自然的美才更吸引人。美女林心如穿的这身连衣长裙,就取材于绿色苹果。这样的时尚长裙穿上它,无论在哪女士都会成为目光的焦点。它本身部分颜色是绿色,象征着大自然。纯绿色连衣裙肯定会单调,所以设计师们加入了深色斑点,这样更具时尚美感。

女明星们出席活动,往往都精挑细选好让自己显得时尚美丽。身材好又美丽的林心如平时也比较繁忙。一次,她穿着一身开叉白色连衣长裙出现在活动的走廊上。这件白色开叉连衣长裙有个特别之处在于胸前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在深V设计上创造了新的时尚美丽视觉。

林心如只要在公众场合,无论穿什么时尚服装都会给围观的人们以时尚美丽视觉。何况她穿着时尚抹胸露沟连衣长裙。这样让人时尚性感的长裙对身材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人气比较旺的林心如穿上它,肯定会引来大批男女观众的围观。

明星们被围观是极其平常的事。现在更加时尚美丽的林心如走到哪都带着让人着迷的笑脸。穿着红色斜肩长裙的林心如在人群中相当显眼,周围的人们都面带微笑。这身红色斜肩长裙设计得相当有层次立体感,林心如穿上它也比较高兴。人们见到这样的林心如怎会不开心,不知她今天生日会否穿着如此喜庆的时尚衣着!

其实女明星们的时尚服装有一些平时都很少穿,至于她们钟意的时尚衣着那就不一样。这身浅色牛仔连衣短裙是比较适合林心如个性的时尚衣服。它虽有一定质感,但对身材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林心如身材好,当然能轻松驾驭。它的深V设计增添时尚美感,腰部瘦身设计也非常恰当,让林心如时尚性感美丽。
这是献给美女林心如的生日礼物,因为她一直以来都时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