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24日报道,近日,印度一段生日聚会上发生意外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流传,引起热议。这段视频记录了4月21日印度一名年轻女孩在过生日时,本想点燃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许愿,结果不小心引起附近的氢气球发生爆炸,让自己身陷火海的惊险瞬间,画面让人胆战心惊。
视频刚开始的画面是女孩准备点燃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她的朋友们纷纷簇拥上来,用手机拍照,想要为她记录这幸福的一刻。画面中,女孩身穿一件灰蓝色连衣裙,左臂内侧纹着一枚与众不同的纹身图案,四周被数十个粉色以及黑色的氢气球围绕着,接下来她划了一根火柴,点燃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准备许愿,紧接着,附近的氢气球就突然发生了爆炸。房间里瞬间升起了巨大的火球,女孩也被火焰围绕,她和朋友们都吓得尖叫了起来。
由于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到,正在为女孩拍摄视频的朋友一下子没能控制住手中的相机,但很快,他又恢复冷静,紧接着女孩就一边尖叫,一边奔向手握照相机为其拍摄视频的朋友,由于情况十分紧急,女孩的朋友又一次没能控制住手里的相机,随后女孩的手挡住了镜头,视频也到此结束。而后,女孩的朋友将这段视频发布到了脸书上,随后便被网友们疯狂转载。
看到上述案例后,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对于一些危险的东西,孩子自己是没有安全意识的,大人们虽然会禁止他们去碰,可是越是禁止孩子们去碰,孩子们越是去碰,这让很多家长很是烦恼。
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宝宝们一天天长大了,好奇心和探索行为会驱使他们什么都想拿来感受一下,可有些危险物品却会让幼小的宝宝受到伤害,于是我们为宝宝们设定了许多的规矩,不许他们碰这个摸那个,但如果禁忌太多反而会弄得宝宝们无所适从。我们看下面这个小案例:
在学校一个班里有几个孩子也是这样,好奇心特别强,“动手能力”也是特别强,有的时候趁你不注意就开始摆弄房间里的东西了。电插座那一块一直是个禁区,可是有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对那些插座特别感兴趣,总想着去摸摸,真的是屡禁不止。
小禄不高兴的时候总爱躺地上,有的时候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也就只能任由他躺着,可是有两次趁我不注意就去东那些插座,虽然被我批评了一顿,可是仍然没有什么作用,眼看着他对那些插座的兴趣越来越浓,我真是担心哪天会出事。
班里没有饮水机,我们就用电热壶给烧水,小刘老师刚刚把水烧完,小禄就想把插座拿出来玩,说他他也不听。眼看又要开始发脾气,于是我把刚刚烧水电热壶打开盖子,用水蒸气让他感受了一下温度,对他说:你看热水这么烫都是通过插座来烧的,你想一想如果摸了插座会有多疼?
他立马把插座扔到一边,摸着他的手,我捡起插座又要往他手里搁并不依不饶地说:“你要玩就拿去玩吧,不许扔了。”“我再也不玩了,我再也不玩了”小禄直往后躲其它小孩见了也不敢靠近插座。
“下次还玩不。”好不容易逮着的教育机会,我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免得下次再乱动。“我下次不拿了,真的不拿了。”“下次再拿怎么办。”需要有惩罚制度,但是这个惩罚方式由他们自己定比起我们大人定的实行起来更能让他们信服。
小禄看了看我,半天委屈的撅了撅嘴,把手伸出来。“好,下次再玩电插座的话就再烫手。”规矩定完了,惩罚也受了,看着小禄那样子,我哄了哄他,既要让他记住这一次的惩罚但不能让他对这里缺乏安全感。果然这次以后他们再也不去碰那些插座了。
很多孩子都喜欢去挑战危险的东西,家长们往往是在语言上给予禁止,实在不行的,就给予体罚,可是仍然不能让孩子们意识到那些东西的危险在哪,有的时候是越禁止,反而孩子的好奇心越强,此时不如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一番所谓的危险是怎样的。
当然了前提是保证不让他们受到太大的危险,切身的体会会比无数次的言语说教更管用。
下面是我给大家总结的经验:
●妥善收纳危险物品,避免宝宝接触。各种洗护用品、清洁剂、药物等它们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必须妥善放好,以免宝宝误食。一些锐利工具也要妥善收纳。像剪刀、刀片等锐利工具,务必放在宝宝们绝对够不到的地方。所有电源在不使用的时候都要扣上安全罩,以免好奇小宝把手或金属丝伸到开关里发生触电
●让孩子看到危险。通过阅读关于危险物品的图书、画报、视频等让宝宝们认识危险的存在,知道什么是危险的物品,哪些场景可能存在危险,同时,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应对危险的处理技巧,练习相应的自我保护技能。
●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体验危险。比如:玩水温的游戏,取两只杯子,一只装凉水,一只装烫一些的水,让孩子感受两只杯子温度的不同,告诉孩子“烫”,会弄伤自己,让孩子理解“烫”的概念。整个游戏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水的温度,避免伤害宝宝娇嫩的皮肤。通过类似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危险的概念,而且远比你说十遍危险更令人深刻。
总之,家长必须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并用孩子的眼光从环境中找到不安全因素,指导孩子,提高孩子对危险的预见性和自我保护技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因为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像吹灭蜡烛一样简单。。。。
一个人吹灭说明这个愿望实现简单可行!
周围亲戚或朋友们帮你一起吹灭蜡烛,
说明有很多帮手会帮你完成这个愿望。。。
真的寓意深刻呀。。。
你支持这个观点吗。。。
=====================
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在我之前想到过这个梗,
反正我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小饿突然接到朋友阿黄电话,电话里他持续吐槽平台一家商户的服务长达10分钟,原来是由于一个生日蜡烛引发的不愉快经历。
———————场景再现———————
阿黄:“喂,哪位?”
蛋糕店客服:“您好,我这里是**蛋糕店,你5分钟前在我们店下单了一款倾情美利坚蛋糕,是作为生日蛋糕吗?”
阿黄:“是的。”
蛋糕店客服:“那您下单的时候,没有选择生日蜡烛噢,需要加上吗?”
此时阿黄涕泪交加,以为该店是专门电话过来祝福,并要送自己生日蜡烛!
蛋糕店客服:“需要的话,还需支付10元生日蜡烛费用,我们会将生日蛋糕和蜡烛一同寄出噢!”
阿黄:“what?下单的时候并未提醒购买生日蜡烛啊?生日蜡烛还需另收费?”
蛋糕店客服:“如果你不想购买的生日蜡烛的话,你可以选择退单噢。”
阿黄:“.............”
生日的喜悦心情一下被打入谷底,烟消云散,最终退了单,并将该店进行了平台投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到底是谁的错呢?
小饿也不做过多的评判
毕竟小饿的妈妈跟小饿说过
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是个好孩子
不管谁对谁错,这家蛋糕店不仅仅会失去阿黄这个顾客,还将流失阿黄身边朋友的潜在顾客人群。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小饿特地做了菜单引导功能对顾客服务体验影响的功课,望对各位老板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菜单设置你一定要注意的细节
被你忽略的菜品规格
很多商家忽略了线上看不到实物的场景,直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上架菜品。如下图所示,你们能通过价格和图片信息了解到具体的商品数量吗?
这个时候顾客下单收到商品后与自己想象的不一致,给予差评也是情理之中。
小饿建议:
菜品可通过规格设置引导顾客下单,顾客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规格大小的商品。
案例展示
��
菜品规格设置流程:
菜品规格可在商家端(手机版)—店铺管理—商品—选择相关商品后点击“编辑”—多规格—添加设置。
写好菜品描述很关键
如下图所示,“经济营养套餐”和“白领营业套餐”里菜品到底是怎么搭配的呢?
在不知道套餐菜品的情况下,有多少顾客会选择下单呢?
小饿建议:
店铺在设置套餐或多个菜品时,为了保证顾客快速获取菜品信息,可通过菜品描述展示该菜品的组合情况。
案例展示
��
菜品描述设置流程
菜品规格可在商家端(手机版)—店铺管理—商品—选择相关商品后点击“编辑”—填写描述内容。
完善店铺售卖规则
有些不按常理下单的顾客,会进入餐饮店铺里不点菜,只点一堆饮料的现象,由于饮料不是店铺主营产品,利润少,无奈店家联系顾客悉心解释并要求退单,此举不仅劳心劳费,而且还会降低店铺的排名。
小饿支招
设置菜品分类描述或菜品描述中填写店铺购买要求,例如:饮料单点不予配送等要求提示,告诉顾客需结合店铺主要菜品下单后方可一起配送,避免顾客下单后再次与其联系要求退单的过程。
店铺案例展示
��
菜品分类描述设置流程
菜品规格可在商家端(手机版)—店铺管理—商品—选择相关分类后点击“修改”—填写描述内容。
菜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置合理的菜单,至少能带来三个好处:提高顾客体验;增进与顾客的互动;直接引导顾客消费,促进菜品销售。
你的店铺因为菜单设置不当被差评或投诉过吗?
店铺菜单设置功能你有哪些问题或建议?
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小饿会及时给你翻牌子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