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游记:黄山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最佳回答

原标题:游记:黄山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逆光拍松树

2014年4月7日我们乘大巴从南京到黄山风景区汤口镇,缆车登山。黄山门票115元/人,缆车160元/往返,通过网络预订三天北海宾馆的曙光木屋。

随着缆车上升,眼前的黄山被浓雾锁住,白茫茫中有景有物,却似云中行走。阳光、群山、树木、道路、房屋恍恍惚惚、似有似无。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云海,让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充满神秘韵味。

——4月7日14:19悬空漂浮感

黄山风景区有玉屏、白云、北海、松谷、云谷、温泉、梦幻景区。我们计划游北海景区,由东向西横向活动。地图上看似平行,其实上下无数的阶梯,对体力耐力都是考验。不久前的清明节,仅北海宾馆的篮球场上就聚集几百个私人帐篷,宾馆价格翻几番。

按照导游图我们找到可以拍日出的地方:曙光亭、清凉台、石猴观海、始信峰、狮子峰等,距离宾馆都不远。

第二天日出凌晨5点,我俩穿好宾馆配备的红色羽绒服,直接沿台阶到石猴观海附近,在石头缝中支起三角架,等待日出。黄山气象万千,变化不断,云层翻滚。我边安装灰镜,边琢磨拍日出的过程,不经意中太阳从浓云中冒出。此时身边已经聚满观日出的人们,一位老师在我后方摆动相机,并指导着别人拍摄。

——黎明4月8日5:21时

——4月8日5:56

——变化万千的黄山日出浓云挡住日出

黄山日出的美丽和变幻莫测让人兴奋不已,也让人抓狂!我不断地调整相机设置,不时地拍几张。忽然,相机方形灰镜掉入下方的石缝中,我不由自主地“哎呀”一声。脚底下踩着不规则大块的石头,站都不稳,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那位老师蹲身扶栏,身手敏捷地从石缝中捡回了灰镜,我连声道谢。连他的模样都没看清,却被人鼎力相助,感动!

大约一个多小时,正想离开时,后脑勺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这回是那位老师道歉了,原来他的长镜头就支我脑袋边,还好无大碍。

这就是摄影人,帮衬、互助,还要时时小心意外发生。

黄山的雾说来就来。刚才还清晰可见景致,一会儿功夫就被罩住,铺满沟沟壑壑。细密的雾珠落在身上,如披一层薄衣侵入肌肤。湿润的空气也变得沉甸甸,在眼前坠落,一团团一块块,甚为奇特。

——雾中石猴观海

——石笋山峰

最有意思的是这一天我的生日。老公说,黄山之行就是生日礼物吧。望着黄山奇美的山川云雾,我不得不说,这是此生最满意、最有创意的礼物了!

——古代旅者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古人诗句:“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始信峰

——盼雾散

拍日落当天傍晚,我们到西海排云亭,据说这是看落日的最佳地点之一。无数台阶,累得腿发软,膝盖隐疼。看见有的人瘸着,拄着拐杖行走,体会到良好的体力是黄山旅游必备。大部分游客都是黄山一日行,行色匆匆。

4月初的黄山温度较低,树木几乎没发芽,花朵也少有开放。太阳渐渐沉入山下,面对山谷的排云亭寒气阵阵袭来,凉风顺着腿往上窜。许是月份不同,太阳落山的方向偏北。仅仅望到落日的光反射到山体,由褐色变为黄色,又变成金红色的落日之光。

落日只有30分钟,光线渐渐暗淡下去。我想,拍到什么是什么吧,反正不想爬更高的山。

——霞光映照

——黄山排云亭落日金光 2014年4月8日18:08时

第三天始信峰日出。清早4点半起床,十几分钟到始信峰。黎明摸黑爬始信峰,发现竟有两个山头,在哪个山头更合适呢?来回走了两趟,选择了东侧山峰。摆放机位的地方很窄,不久又来两位影人,在我一左一右地拉开架势拍照。

很快,我发现这两位才是真正的摄影的高人,当我询问他们的设置时,右边那位长者操着闽南口音笑着说:“你这么好的相机,原来不是老手啊。”我回答:“假把式而已!”我们都笑了起来。随后他俩纷纷给我出谋划策,特别是那位长者。

太阳从山峰后冒出头只有几分钟的宝贵时间。我们仨手疾眼快地忙活起来。可偏在这时我的相机镜头上出现一层东西,无法按下快门。长者立即说,是露水,快擦!奇怪的是,他俩的镜头都没有同样的现象。太阳升起时,我们才有机会看看对方,原来一位来自台湾的长者,一对30多岁男女朋友,他们是出差时结识的。

——始信峰4月9日5:56 天际一层云雾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李白诗

——摄于黄山始信峰(俩太阳) 4月9日6:06

——金光缀山峰 2014年4月9日6:10分 摄于始信峰

当台湾朋友看到我先生时,热情地说:“来吧,给你们合影,我拍婚纱20多年,听我的,摆姿势啦。”我们欣然听命。拍摄的是年轻小伙,指挥的是台湾大叔,热热闹闹地我们在始信峰拍起纪念照。

——黄山始信峰上的纪念照 台湾大叔的指导 逆光 闪光灯

——逆光拍松树

热情的台湾大叔让我们在最美的地方,最好的时机,拍到最好的照片。我还学会拍逆光照片,效果不错。

让人吃惊的是,这天的黄山竟然是晴朗无云!没有了“相濡以沫“的云雾,一下子太清爽、太透明、太开阔,却不知该拍些什么了!

——晴朗朗的黄山

——4月9日黄山无云无雾,清澈透亮

饭后我们参观了附近的狮林宾馆的摄影作品。发现拍摄极品片子都是本地人的作品,他们了解黄山的天时地利,风土人情,日月星光,拍摄的角度和时机都烂熟于心。

入夜的黄山十分宁静,温度很低,幸好室内配有暖气。

第四天日出。清晨6点,我们再次来到始信峰山脚下——前一天参观一幅照片的拍摄地,期望能拍到类似日出。一棵高大的松树一丝不落地挡住初升的朝阳。原来只有冬季,才可以在石笋峰附近拍到日出。老公当场答应:下次再来黄山!大喜过望啊!

——太阳藏在大松树后面不肯露头 4月10日6:15时

——群峰的测光拍摄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诗句

午饭后,我们退房打道回府。租了一辆车到达屯溪机场,晚12点多飞回北京。黄山之行的礼物,有日出、日落、云雾、陌生人的帮助与最美山峰的合影,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回味无穷。

此文是由出行人吴约林参加金色福旅游《如果你有过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游记征稿》活动提供的真实游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更多回答

昆凌精心策划圣诞节节目,只为给周杰伦惊喜,并准备了一辆兰博基尼作为周杰伦的生日礼物

说起周杰伦,大家可能都会亲切的称他为“周董”,尤其是现在的90后00后的年轻人都痴迷过他,周杰伦可以说是音乐节的天才,非常有音乐天赋,所以他的音乐风格也非常受年轻人的追捧。周杰伦近几年的生活也过得非常甜蜜,与昆凌结婚以后随后就有了自己的儿女,两人也没有传出绯闻,可以看出周杰伦是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

12.22日,周杰伦就在微博中晒出了与好友一起过圣诞节的照片,在照片中我们得知这天是周杰伦的生日,他还收到了女友昆凌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这个礼物可非同一般,它可是一辆价值500万的兰博基尼越野啊,出手可真阔气,让很多网友都羡慕不已。

原来,昆凌为了给周杰伦庆祝生日给周杰伦惊喜,特意请朋友们一起利用圣诞节交换礼物的方式,故意让周杰伦闭上眼睛走到车库,当周杰伦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摆在眼前的却是一辆兰博基尼SUV,周杰伦这才知道是昆凌送她的生日礼物,这时两人幸福的抱在了一起,在车库中撒了一把“狗粮”。

一辆兰博基尼可能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礼物,但对周杰伦来说也许不算是很贵重的礼物,因为他的豪车也不尽其数,尽管如此周杰伦还是显得非常激动,因为他更在乎的是妻子对他的用心,因此还用了一段英文来表述了自己内心:谢谢你精心策划准备的生日礼物,thank u for this birthday gift my love。

可能明星们送一辆兰博基尼跟我们一枚戒指一样简单,但礼物的意义不在于贵贱,关键的还是看用不用心,小编认为,只要对爱的人付出了真心,什么礼物都是最好的,大家觉得对么?

原标题:送给微信的7周岁三份生日礼物

2018年1月21日,是微信7周岁生日。在微信诞生之前,我就知道了他即将来到人世的消息。在七年前他诞生的那个冬夜,我是他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批人。我对微信一直保持着深挚的情感,如果说微信现在是一个7岁的孩子的话,那么我就是这七年来看着他慢慢长大的和菜头叔叔。我知道这也许非常可笑,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是那么想的。我也像和真正的叔叔那样,在每一个道口为他呐喊加油,在每一个危机时分向他伸出我的手。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有一份礼物送。以下,是这些年里我在微信公众号里为它写过的部分文章。如今按照时间顺序读下来,感觉就像是叔叔为侄儿写的记事本,记录了微信成长过程里的那些点点滴滴。

微信4.5版新功能

第二份礼物,是一个问答。人们从7年前对微信的不屑一顾,扭头变成了某种不切实际的狂热,总是徒劳无益地试图微信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我最喜欢微信的一点就在于:微信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提问:叔,您怎么看微信小程序上线一月即遇冷,这是失败前兆吗?微信小程序,这个一度被捧上天的产品,如今却像烟花一样,在春节后消失在我们的朋友圈中。

提问人:嗜血的骷髅

时间:2017年2月17日

回答:

您作为一位朋友圈互联网观察家,应该弄明白一件事情:您的朋友圈是世界的一个碎片,并不是世界的全景。作为样本,它有观察的价值,但是并不等于观察的结果就是真实。因为作为样本,它太小,而且太特别了。

此外,冷和热是什么概念?有人讨论是热,没有人讨论是冷?还是说,有人使用是热,没有人使用是冷?媒体上有人天天热火朝天地讨论避孕套么?有人热火朝天地讨论自来水么?所以,避孕套不够热,自来水不够热。避孕套长期遇冷?自来水早已失败?

您站在传媒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许多人的通病。世界上有两个互联网,一个是媒体上讨论的那个互联网,一个是真正在生活中运行的互联网。这是两个不同的互联网,有时候甚至彼此根本不兼容。为什么小程序会被捧上天?微信当年上线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被捧上天?朋友圈上线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被捧上天?因为人们有妄念。

如果微信是成功的,如果朋友圈是成功的,如果摇一摇是成功的,如果红包是成功的,如果公众号是成功的,那么,小程序这一次必然能成功。这种想法的潜台词是:如果我错过了微信红利,错过了朋友圈红利,错过了摇一摇红利,错过了公众号红利,那么,这一次我一定不会错过小程序红利。小程序是我发家致富,融资上市,成为独角兽公司的天大机会。

什么是妄念,这就是妄念。

从历史上看,人们每一次都把自己的欲望,加在自己对微信的错误理解上,以为自己得到了天大的机会,最后又失望不已。

有人要1000人以上微信群,出动关系要求提供,表示愿意出钱买,认为是社群基础。微信拒绝了;

朋友圈出现之后,有人觉得这是最好的营销手段,直接在朋友圈发广告。微信屏蔽封杀了;

附近的人出现之后,有人用虚拟机模拟活人,疯狂加附近的人,用于营销。微信封杀了;

公众号推出,有人觉得微信应该开热文排行,应该导流进文章,应该开推荐位,和所有网络媒体做一样的事情。但是微信没有那么做,于是极度失望地离开了。等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

现在的情况也一样。小程序出现的时候,对它异乎寻常的热捧,是因为太多人有太过异乎寻常的妄念。他们有自己关于小程序的一套想法,而且觉得小程序应该满足他们的想法才对。就跟上面那些要求加万人好友,提供千人群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小程序不能满足这种妄念,潮水自然也就消退了。我觉得这很正常,本来就不应该来,本来也就不应该那么想。

至于说小程序究竟如此,我觉得最好自己亲自尝试一下再说话比较好。比如,我自己开发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姨妈日历”,用于女生记录自己的生理期。我能看到数据,看到每天多少人来,看到每天多少新增。所以,我和你的看法恰恰相反,我和你的判断也完全相反。

谢谢提问。

和菜头

2017年2月17日

最后一份礼物,也就是Fenng所谓我写的“价值过亿的公关文章”---

《我所知道的张小龙》

15年前,张小龙是中国Top10的程序员。

他一个人写代码,完成了Foxmail的头三个版本。

Foxmail如此受到欢迎,以至于他不得不外放了语言包,让各种忠实粉丝翻译为十几种语言。

直至今日,Foxmail被收购,QQmail推出,Foxmail的企业用户依然有数百万。

在被腾讯收购之后,Foxmail开始了艰难的转变,从客户端转变为Web产品。

一开始非常不顺利,最早的版本类似Web上的巨无霸,几乎无法操作。

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客户端产品经理到Web产品经理,

张小龙度过了极为孤独的三年时光。

三年后,他完成了第一次变形。

QQmail被腾讯内部称为“七星级产品”。

人们经常用一个例子来说明QQmail在产品体验上的细腻入微:

如果你在邮件正文里提到“附件”,而你在发送时并没有粘贴任何附件,

那么系统会立即提醒:您是否忘了加上附件。

这一体验现在Gmail也有了。

QQmail的成功,却让张小龙感觉到焦灼。

因为邮箱对于大数量的普通网民而言,依然是一个门槛极高的产品。

也许,教会他们用@符号都需要许多年。

还有什么是海量网民所需要的产品?

张小龙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转变,

从Web工具类产品,进入Web社交类产品。

这一过程大约耗费了不到两年时间,

难度比上一次更大,周折更多。

张小龙和他的团队最先试验了阅读空间,

这是跳出工具类产品的第一个接榫。

做阅读空间貌似是一个工具,但是其中会有简单的人际互动。

可以观察用户的行为和交互习惯。

阅读空间获得了成功,

于是就有了QQ邮箱广播的尝试。

这是在QQ邮箱中试图打造一个类Twitter产品的尝试。

163邮箱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但是这个项目失败了,用户和内容并入了腾讯微博。

在邮箱的使用场景下,

但是和快速流动的Tweets流却不能相容。

于是,又有了QQ邮箱漂流瓶。

这是一场试验,

主题是:假设在大用户数量基础上,做轻SNS类应用,尤其是陌生人交友,是否能够获得成功?

结果空前成功。

每天的漂流瓶达到了骇人听闻的数量级,

用户粘性也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增长。

这个试验的副产品是正视了普通网民内心深处是何等孤独。

以至于他们愿意一次次用尽写瓶中信的每日三次机会,

愿意一次次打捞蓝色页面中转瞬即逝的电子漂流瓶。

第三次转变突然到来,

张小龙的目光早已经从Web跳转到了移动互联网。

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

团队中的程序员就从原来的岗位离开,

开始学习手机客户端的编程。

原来在QQmail手机随身邮上的经验,

被广泛应用到了微信的打造过程中。

新的手机团队不是做一个客户端,

而是IOS、安卓、塞班三个客户端同时开始做,

放出IOS版本之后,立即转安卓做下一个版本,

安卓做完转塞班,然后再转回做IOS。

这叫全天候手机开发团队。

他们喜欢在黑夜里通宵开发,

此时广州寂寥无人,

适合集中精力并行开发。

程序员三五成群,在工作区过道上低声讨论,

有的就地开始做俯卧撑,以提振精神。

有人把他们称为“矿工”,

因为他们总是在黑暗里工作,

而他们以这称号为傲。

微信在8个月里就横扫了整个市场,

比它炫的没它简单,

比它简单的没它快,

没有谁比它更快,

哪怕在GPRS下,微信也能把进度条轻易推到底。

万法归宗,唯快不破。

在各家拼单点功能的时候,

微信在11年下半年突然跳离主战场,

在LBS和视频通话上布下两粒棋子。

随即,在LBS上开发了“摇一摇”功能。

满城的“卡嚓”声响起,

无穷尽的寂寞之心终于有了简单的去处。

从Web SNS产品到移动互联网SNS产品,

张小龙第三跳只用了8个月。

在这八个月里,

微信从无人看好到炙手可热,

巨大的转变下让张小龙感觉到更多的是孤独。

在11年上半年的一个月时间内,

他曾经一篇篇仔细读过几乎所有业界对微信的评价。

读过一边倒认为微信无望的论调,

读过各种关于微信抄袭KIK和Talkbox的指责。

11年下半年,一起都逆转了过来。

张小龙依然沉默不语,

但是微信3.0的开机页面上放出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图片,

边上写了MJ的一句话:

"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谨以此版本纪念迈克尔杰克逊,感谢他的音乐陪伴我们的产品开发之旅。“

同年11月,TalkBox放出了TXT和图片输入功能。

开始试验时尚感对产品流行度的影响。

除了每周一次的网球,和每天深夜的音乐,

张小龙没有什么别的嗜好。

程序员时代的烟瘾一直保持了下来,

他是广州深夜里最大的Kent消费者,

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

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

他是那种因为喜欢《蓝莲花》歌词,

就一定要问许巍买下版权,

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

他也是那种喜欢同事小女儿涂鸦,

就把一幅涂鸦画和《蓝莲花》一样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

如果世界上又出现了什么新鲜的APP应用,

在发布后的48小时之内,

如果你也下载尝鲜,

可能你会遇到个名叫Allen的人,

如果这人沉默不语,甚至连头像都没有。

那么你也许已经遇见了张小龙。

和菜头

2011年11月26日

生日快乐,微信!

Steffen Zimmermann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都是错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热门区县: